100人浏览 2024-10-26 10:06:14
基础食物:指三餐;
强化营养:比如蛋白粉或者蛋白质,快碳等等;
膳食补充剂:运动类补剂,各种维生素矿物质。
这三个层面的重要程度:基础食物>强化营养>膳食补充剂。我们讨论排后面的该怎么吃的时候,必须是排前面的已经做好的情况下,否则就不要谈什么锦上添花了。
那么,练后最好该怎么吃?
先弄清楚,我们练后补充的首要目标是什么:
●补充蛋白质,让身体重新回到“正氮平衡”,停止分解代谢状态
●补充肌糖原,减少肌肉损伤并促进恢复
●最大化肌蛋白合成的速度和效果,利用好训练后产生的代谢优势
●蛋白质是必需的
蛋白质是无条件首要补给。是的,练完你可以没有碳水,但不能没有蛋白质。
无论是耐力运动还是力量训练,在训练末期肌糖原消耗殆尽时,面临的都是肌肉分解的威胁。迅速补充蛋白质,逆转分解代谢,提高肌肉蛋白质合成速率(MPS)——这种效果是无可替代的。
而且2小时的补充窗口,虽然在有些论文里存在争议,但《声明》里是承认的:里面指出,营养输送不是全时段恒定的,而是不同情况下存在优先级,比如阻力训练前后的营养摄入会显著增加蛋白质合成速率(MPS)。
●蛋白质+碳水化合物策略
相较于蛋白质,碳水对肌糖原的恢复效果更好。
比如对于训练量大、恢复时间又有限(小于4小时)的运动员,《声明》直接建议上高碳(升糖指数>70的碳水化合物)(1.2g/kg/h),配合咖啡因和蛋白质,这时候碳水才是快速恢复糖原的主要策略。
而对于抗阻训练,研究重申了蛋白质+碳水的补充组合可以更好地增加肌糖原储存,改善肌肉损伤并促进更大的急性和慢性训练适应。
●额外补充EAA最大程度刺激肌蛋白合成
碳水+EAA的组合,可以让肌蛋白合成速率(MPS)在短期内达到最大化。6gEAA+6%碳水化合物(蔗糖)溶液,可以显著降低练后血清中的皮质醇水平,直接逆转蛋白质分解状态。
EAA和乳清蛋白不同的点在于,虽然EAA是蛋白质分解的产物,但并不完全等同于蛋白质,而是一种“活性”成分。EAA作为游离氨基酸,可以最快补全体内缺失的“氮平衡”,形成更高的峰值浓度,同时又起到合成代谢催化剂的作用,放大急性合成反应。(Park,2020)
如图,合成代谢速率的峰值差异,高剂量的EAA>低剂量的EAA>乳清蛋白
●额外补充肌酸
肌酸在《声明》里提到的篇幅比较少,但效果已经在体育界被基本确认了。
2013年的研究表明,补充肌酸可以增加骨骼肌和瘦体重质量,且在练后补充肌酸的收益要大于练前。(Antonio,2013)
●24小时内骨骼肌有额外的蛋白质敏感性,应保持足量的蛋白质供给
多数人比较容易忽略的是,除了练后的黄金窗口期,力量训练后24小时骨骼肌也会对蛋白质的摄入和消化更为“敏感”:
你的肌蛋白合成速率(MPS)会持续升高至少48小时,相应的,肌蛋白分解速率(MPB)也会持续升高24小时——所以24小时之内的蛋白质补充,对骨骼肌是有额外的意义的。(Morton ,2015)
《声明》给出的明确建议是每3至4小时摄入20-40克蛋白质最能够促进及蛋白合成。当然,实际操作中对非专业爱好者可能要求有点高,但练后餐和次日早餐是绝对要吃好。
●睡前食用酪蛋白(约 30-40 克)可以在不影响脂肪分解的情况下,在整晚促进 MPS 和代谢率。
睡前酪蛋白的补充建议,也是《声明》里明确给出的。原理同上一条。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区别在于缓释效果,所以在睡前摄入有利于睡眠期间的合成代谢,尤其是你晚上训练的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