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人浏览 2024-10-19 09:02:41
最近身边一些中年朋友谈到肌肉对于健康的重要性。但是又感觉增肌太难,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大重量,高蛋白,总感觉身体会受不了。所以有些人最终还是选择相对安全的有氧来做。
真的这么难吗?说心里话,不容易。
在哑铃弯举没有做到20公斤做组的时候,臂围始终不能突破39。
聊到这里可能大伙要开始喷我了。先说不难,又说难。打脸打的也太快了。别急,听我说完。后面的话一定对想增肌的朋友们有帮助的。
这个不用多说,小重量训练依然可以增肌。不过需要掌握好动作,次数,组数,和休息间隔。
单纯的为了健康,我们只需要缓慢的增肌。不需要追求大重量,大纬度。
关键是要先守住我们现有的肌肉,在运动中或者运动后如何少掉肌肉。
下面是我个人的总结:
长时间是多长,不要超过一个小时,最好是四十分钟以内。当然这里不考虑个体差异和红白肌的问题。长时间的有氧会有肌肉分解。
如果是已经做了无氧运动,或者是空腹有氧,最好控制在三十分钟以内。
上面提到,无氧运动(力量训练)后的有氧和空腹有氧,会出现糖原储备不足甚至血糖过低的情况。还有就是空腹的无氧运动,和空腹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(HIIT)。这时候如不及时的补充能量,在脂肪不能及时调动的情况下,会造成肌肉分解。
所以建议无氧前要补充碳水(可以有更好的运动表现),最好是快碳。有氧前补充优少量的优质蛋白质。这样都是可以让我们减少肌肉的流失。
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新版隆重推出了,是个好消息!一天一公斤一克蛋白质。这个说了很多年了。其实现在更多的专家提倡一天一公斤1.2到1.5克的蛋白质。健身的人群甚至要达到2克蛋白质。今天我们不探讨这个,我要说的是如果长时间的蛋白质摄入不足,会肌肉流失。所以日常要做好蛋白质的补充,特别是运动后,不论有氧和无氧,都要及时的补充优质蛋白质,来避免我们现有肌肉的流失。
我们都知道蛋白质是三大产能营养素之一。而肌肉呢又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的蛋白质仓库。经常的作息不规律,会扰乱我们正常的能量代谢,一部分的肌肉也会悄悄的被不知不觉的消耗掉了。
以上所说的这些,虽然都是缓慢的过程,都是在我们不经意间才会发生。我们的大脑也不会轻易的动用我们来之不易的肌肉。但是还是需要我们重视起来,做到最大程度的减少肌肉流失。在我们增肌的道路上最先守住我们现有的肌肉。慢慢的你会发现,增肌也不再那么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