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人浏览 2025-04-16 11:13:19
说到减脂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有氧训练。
没错,有氧运动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减肥界的“扛把子”,跑步、骑车、跳操……一想到它们,仿佛自肪都在哆嗦。
夜晚公园或健身房里,最不缺的就是跑步机和满头大汗的“夜跑党”,尤其是每个工作日的晚上,那些年初立下的flag,仿佛都要在跑步机上兑现。
小编也是其中一员
毕竟,谁不想靠每天跑个五公里、十公里,轻松减掉节后堆积的“幸福肥”呢?
很多人却在奔跑的过程中踩进了一个又一个的坑,让原本应该燃脂的有氧训练,变成了“白费力气”的疲惫之旅。
然而,问题来了,有氧训练真的有那么神奇吗?今天小编就来聊聊那些关于有氧训练的5个陷阱,看完之后,你可能会对它重新定义。(喜欢记得给小编点个关注)
有些小伙伴真的是把有氧运动当成了减脂的唯一途径,心想着“多跑几公里,晚上的火锅也不怕胖了”。这个逻辑乍一听没问题,但细细一想,跑步是有多好骗啊?
实际情况是,减脂的核心在于热量差异,也就是你吃进去的和消耗掉的能量差。一顿外卖的热量盈余比你跑步一个小时消耗掉的热量还大很多。
更尴尬的是,很多人跑完步后胃口大开,吃得比平时还多,这就是所谓的补偿性过度进食。
而且你以为运动后就老实待着了吗?很多人运动完后一天的非运动活动热效应(NEAT)都会减少。
很多人认为,先跑个步,热热身,再开始撸铁,这样既能减脂又能增肌,两全其美!但事实正好相反为什么呢?
有氧训练会让你的肌肉和神经系统疲劳,而这正是力量训练最不需要的东西。
先做有氧再练力量,你的肌肉就像喝多了啤酒一样,软趴趴的。
不但单次最大力量提升明显下降,甚至在之后的六到八小时内,力量训练的效果都打了折扣。
所以,聪明的做法是先练力量后有氧运动。
“今天又搞了个HIIT, 感觉浑身都在燃烧!”小编经常会在朋友圈看到类似内容,高强度间歇训练(HIIT)确实是个好东西,时间效率高。
但这里面可藏着一个大坑——后燃效应被严重夸大了。HIIT的确能让你在训练后继续燃烧更多卡路里,但这个效果远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。
而且,高强度训练对心血管的要求非常高,特别是对新手来说,心率飙升带来的风险绝对不容小觑。
所以,不要因为“硬核”二字就拼命去挑战自己,老老实实每周做一到两次HIIT就好,不要把自己练得筋疲力尽,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字:累!
这个误区简直就是“勤能补拙”的升级版——“有氧训练,我做得多,效果自然好”。
但事实是,做太多有氧训练对肌肉的影响可不小。每周三到四天的有氧训练已经足够,再多反而会让你的肌肉增长受到抑制。
惊讶的是,如果每天有氧时间超过三十分钟,你的身体会遭遇更多干扰,肌肉也会逐渐“流失”。
你追求的是紧致结实的身材,而不是把自己练成一个“瘦子罐头”。所以,与其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,不如精简一下有氧的时间。
空腹有氧的确有一套“燃脂”的理论支撑,如果你全天的热量摄入依然超标,运动就没有意义了。
再说了,长期空腹运动对身体的伤害可不小,低血糖、头晕、心悸随时可能找上门。
所以,合理的减脂速度应该是每周体重下降0.5%到1%,通过低冲击的有氧运动和健康饮食来实现。
再加上做点力量训练,比如步行、骑车、游泳,既能保持活力,又让你在变瘦过程中有一个更好身材。
如果你一味依赖有氧训练减脂而忽视了饮食控制和力量训练,那就等于是把减脂的希望寄托在“镜花水月”上了。
要想减脂成功,还是要把握住关键点:饮食控制、力量训练和适度有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