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健身知识

掌握杠铃推举的正确技巧,告别肩膀不适,练出“南瓜肩”!

100人浏览   2025-03-30 04:18:00



“做杠铃推肩,练完后总感觉肩膀不舒服!”这是很多健身小白的心声。

大多数人都在不经意间犯了几个常见错误,结果肩膀受伤,推举效果也大打折扣。


今天小编就来聊聊杠铃推肩的五个常见错误,并附上正确做法。让你杠铃推肩更安全、更有效!



杠铃推肩动作,看似简单,但其中的学问却大有讲究。不少人在做这个动作时,忽略了细节,结果不仅没练到肩部,反而让肩膀吃了不少苦头。


1. 推举过程中手腕翻腕:别让手腕“扭来扭去”



手腕翻腕是推肩过程中另一个常见错误。这不仅会增加手腕的压力,还会导致推举力量的下降。

很多人在推肩时习惯将杠铃握得太紧,结果手腕不自觉地向后翻转,导致整个动作变形。


为了避免这个问题,建议采用斗牛犬握法,即将杠铃放置在手掌根部,并保持手腕中立与小臂对齐。

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手腕的负担,并提升推举的稳定性和力量输出。


2. 杠铃移动路径不垂直:别让杠铃“绕圈子”


在推肩时,很多人习惯于让杠铃绕过头部形成弧线,这无形中增加了动作的复杂性。


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在开始推举前稍微后仰并挺出胸部。推举时,杠铃直接向上移动,经过头顶时再恢复下巴中立位置。


这样不仅可以让你的推举更有力,也能避免因关节活动受限而导致的弧形路径。


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杠铃总是在头顶绕圈子,这个时候,建议你加强肩关节的灵活性训练,或者适当降低负重,专注于动作的规范性。

3. 肘部外展:大部分人都会犯的错误


肘部外展是最常见的错误之一。


从正面看,肘部在推举过程中直接向外或向后。很多人习惯性地将杠铃握得太宽,结果肘部在推举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外展,不仅大大增加了肩关节的负担,还可能导致肩袖肌群的损伤。



正确的做法是,拇指位置稍超过肩部,小臂应垂直于地面,并在推举底部位置保持肩胛平面,这样可以让肘部略微向前指(与身体侧面成约30度角)。


当你向上推举时,肘部会自然转向身体侧面再回到起始位置。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肩部压力,还能更有效地锻炼三角肌前束。

4. 过度拱起下背部:别让腰背“撑杆跳”


很多人在做杠铃推肩时,喜欢用下背部过度拱起的方式来增加推举重量。


虽然这种做法在短时间内确实能让你推得更多,但长期来看,这无异于是在玩“撑杆跳”,不仅容易造成急性背部损伤,还可能让你的核心力量流失殆尽。


正确的做法是,在推举过程中保持下背部中立。


开始前,主动收紧臀部、腹部和核心肌群,并用泡沫轴放松背阔肌,以增加肩部的活动范围。

背阔肌的紧张往往会限制手臂上举,从而导致下背部的过度拱起。

放松背阔肌后,你会发现推肩变得轻松多了,下背部也不会再承受不必要的压力。


5. 胸椎过深或上背部活动受限:肩膀的“幕后黑手”


很多人在手臂举过头顶时,发现自己的下背部总是忍不住弓起。

这其实是因为胸椎活动度不足,导致身体只能通过弓起下背部来补偿。

为了纠正这个问题,你可以尝试使用泡沫轴放松中背部,并在推肩前做一些胸椎活动度的训练。


将泡沫轴放在中背部位置,并呼气时避免过度拱起下背,维持姿势进行五次深呼吸。

在其他区域重复几次,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胸椎的活动度,让你的推肩更加顺畅,减少下背部的负担。



相关推荐